常见问题-登录云顶集团

君子兰-常见问题

uv漆 是ultraviolet curing paint 的英文缩写,即紫外光固化油漆,也称光引发涂料,光固化涂料。与pu、pe、nc等油漆以成膜物质命名方式不同,uv漆是以油漆的固化方式命名的。它是通过机器设备自动辊涂、淋涂到家具板面上,在紫外光(波长为320~390nm)的照射下促使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树脂反应,瞬间固化成膜。


水性漆就是以水为稀释剂、低voc涂料。漆膜丰满、晶莹透亮、柔韧性好并且具有耐水、耐磨、耐老化、耐黄变、干燥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水性漆与油性漆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主要组成成分及所用的稀释剂不同。油性漆按其主要组成成分分为聚酯漆、聚酯氨漆、硝基漆和丙烯酸漆。水性漆一般分为纯丙烯酸水性漆和丙烯酸与聚氨酯复合体水性漆两种。水性漆只需要纯净无杂质的清水作为稀释剂,而油性漆主要是使用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香蕉水、天拿水作为稀释剂。无与伦比的环保优势是水性漆最大的特点。


水性漆施工,其漆膜的各方面表现性能完全可以和油性漆相媲美。水性漆的优点首先是以纯净的清水作为稀释剂,成份中不含任何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避免了被称为“隐形杀手”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致癌物质的挥发和对人体健康的长期伤害。对环境无污染,以水稀释,自然不必有“环境污染” “有害气体”及有害物长期滞留于室内的担心。同时水性漆不会燃烧,施工安全,与传统溶剂型漆相比它还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表现: 

涂料在干燥过程中或干燥后漆膜呈现乳白色或木纹、底材底色不清晰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无光、发浑。


产生原因: 

1.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施工;

2.涂料或稀料中含有水分;

3.施工中油水分离器出现故障,水分带入涂料中;

4.格丽斯未干;

5.手汗沾污工件或水磨后工件未干;

6.一次性过分厚涂;基材含水率过高等。


预防或处理措施:

1.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施工;控制基材含水率;

2.涂料或稀料在贮藏和涂装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带入水分;

3.定期检查并清除油水分离器中的水分;

4.格丽斯未干不进行下一阶段涂装;

5.热天施工时要防止操作员手汗沾污工件;

6.如水磨后,则要等工件完全干透后在进行涂装;

7.尽量避免一次性厚涂。


表现: 

是涂层在施工过程中漆膜表面呈现圆形的凸起形变,一般产生于被涂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漆膜之间;气泡是一种在涂抹中存在的细胞状的病态,若涂料在涂装过程和涂膜干燥过程中气泡破裂但又不能最终流平,则形成针孔;针孔是一种在涂抹中存在类似于针刺成的细孔的病态。


产生原因:

1.木材含水率高;

2.没有封闭或封闭不好;

3.木眼过深;

4.油性或水性腻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层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

5.稀释剂选用不合理,挥发太快。


预防或处理措施:

1.控制木材的含水率小于12%;

2.尽量多的使用封闭底漆,对于深木眼板材更要进行封闭;

3.应在腻子、底层涂料充分干燥后,再施工面层涂料;

4.添加慢干水,调整会发速率。




产生原因:

1.被涂物表面过于光华;

2.涂料施工黏度低;一次性喷涂过厚;

3.喷涂距离太近,喷枪移动速度太慢;

4.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漆膜干得慢。


预防或处理措施:

1.施工黏度保持正常;

2.严谨一次性厚涂;调

3.整施工环境温度;

4.物体表面应处理平整、光洁,清除表面油、水等污物;

5.选择合适涂料。



 产生原因: 

1.稀释水加入过多;

2.每次喷漆太多太厚,重喷时间不当;

3.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

4.物面不平、不洁、基材形状复杂及含有油水;

5.施工操作不当。


预防或处理措施:

1.按比例加稀释剂;如需较厚涂膜应多次薄喷,每次间隔以标杆为宜,每道涂抹不宜过厚;

2.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不宜施工;

3.处理好喷涂表面,不得有水和油;正确施工等。



产生原因:

1、漆膜太厚,或底层未干透就开始施工下一层,容易出现面干底不干,尤其水性漆较易出现此类问题;

2、木材太潮湿或含有过多的油脂,单宁酸,含氮化合物等,易与涂料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干燥速度,漆膜表面似乎正常,但内层没有干透,就会出现返粘现象; 

3、空气湿度太大或温度太低,施工水性漆时,水份蒸发会非常慢,涂膜难以完全干透; 

4、配漆时固化剂的量不够,会导致涂膜慢干且干后硬度不足。 


预防或处理措施:

1、一次施工的涂膜不要过厚,且每次施工都必须让涂膜实干后再作下一层的施工;

2、木材必须干燥,含水率不要超过15%,上漆前最好使用封固底漆作封闭处理;

3、施工环境温度较低或湿度太大时,一次施工的涂膜应尽量薄,水性漆在湿度85%, 或温度10度时避免施工;

4、严格按照施工建议配比配漆。


产生原因:

1、施工环境不清洁,尘埃落在漆面; 

2、涂漆工具不清洁,漆刷内有灰尘颗粒,有干的碎漆皮等杂质,涂刷时杂质随漆带出; 

3、漆配好后放置时间过长而不使用,表面会结一层漆皮,漆皮混入漆内,漆膜干后呈现颗粒; 

4、喷枪不清洁,用喷过其它油漆的枪喷油性漆时,溶剂将漆皮咬起成渣带入漆中。 


预防或处理措施:

1、涂漆前,清扫场地,将工件擦拭干净; 

2、涂漆前,检查刷子,如有杂质,用刮子反复铲除毛刷内脏物,并稀释剂清洗干净; 

3、漆配好后尽快用掉,否则应充分密封,若已结皮,可用刮刀去掉大块漆皮,并将漆液过滤后再使用; 

4、尽量将喷枪用溶剂清洗干净,必要时可用脱漆剂浸泡十分钟再用溶剂清洗


产生原因:

打磨时使用的砂纸型号不适当,砂纸粒度太粗。

1.涂刷太厚,干燥不彻底就打磨。

2.涂刷太薄,打磨用力过度。


预防或处理措施:

1.打磨时要选用适当的砂纸、纱布。

2.被涂物件要实干后再打磨。

3.面漆涂层要适当的厚度,打磨应选择适当的砂纸。 


表现:

涂膜表面上出现局部收缩,好像水洒在蜡纸上似的。斑斑点点露出底层的花脸状的现象。


产生原因:

1.被涂物表面有汗水,油污,盐碱等物质,打磨不到位。

2.木材含水量过高,不经干燥处理,涂层过厚,溶剂挥发困难,干燥不充份,长期放在高温下。

3.涂层厚。底层没有处理好。稀释剂选用不合理,油漆施工时溶剂挥发太快,来不及排除。

4.施工环境污染,被涂物表面粗糙不均,打磨不完整。

5.涂料和稀释剂中有水或油滴落。

6.被涂物表面有油、皂类,蜡碱酸等杂物。


预防或处理措施:

1.被涂物表面保持干爽洁净,打磨到位。

2.要求木材干燥、透澈,刷涂不要过分厚刷。选择溶剂要配套好。干燥充分,不要放在高温下。

3.刷新定要处理好底层,不要刷太厚。要用配套稀释剂。如果挥发太快,应适当添加慢干水。

4.施工前定检查空气的湿度、温度。打磨要到位,被涂物表面要保持干净。

5.切断污染源,保持被涂物表面清洁。要处理好空压机,油水分离器


表现:

漆膜不能获得预期的光泽。


产生原因:

1.固化剂加量过多,刷(喷)过涂厚。

2.油漆调配前未充分搅拌均匀。

3.被涂物表面粗糙,打磨不到位,砂纸太粗。

4.在高温、高湿环境或及冷的环境下涂装。

5.油漆调配时稀释剂过多,涂层太薄。

6.涂料和稀释剂中混有水份,被涂物表面潮湿或有酸碱等物质。温度低,干燥慢,失光。


预防或处理措施:

1.固化剂按规定比例配比。

2.在油漆调配前充分搅拌均匀。

3.物件表面要细心打磨,注意打磨的方向及轻重,选用砂纸要先粗 磨后细磨,不要用120#,180#,要看物件。

4.施工场所空气要流通,温度低要加温,湿度偏高,连续下雨,最好不要施工。

5.油漆调配时要用配套稀释剂,适当加量。刷漆厚度要适当,不要过份厚。


产生原因:

1.被涂物表面湿度不良,过度平滑的情况下喷涂。

2.涂料与涂物的湿度大,压缩机空气中有油和水。

3.在施工中被涂物用手擦灰层尘等。

4.被涂物被油、有机硅油或别的喷雾所污染。

5.干磨后处理不干净,涂料中残留特殊成分等。


预防或处理措施:

1.被涂物处理干净,控制交叉,保持干燥清洁。

2.喷涂前必须检查空压机、空气管等残留水分、油份。

3.被涂物一定要用除尘布、灰刷清理。

4.被涂物打磨清理一定注意有油、蜡液、毛类等污染物。



网站地图